022-66387026
Product research
产品研究院

【科芯自营基地】科芯“AIPA”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

2021-07-23 744

  科芯“AIPA”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位于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闫村,总投资:518.05万元。

一、园区规模

  科芯“AIPA”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占地78亩,新建1栋连栋薄膜温室、3栋双膜骨架冬暖棚、2栋椭圆管冬暖棚,共9180平方米;新建水肥机房120平方米、储藏间100平方米;果园种植14.5亩,同时配套蓄水池、大门、蓄热墙及室外管网工程。

640 (64).jpg

科芯“AIPA”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鸟瞰图

二、园区自然条件

  2.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园区位于晋中市太谷区范村镇闫村。范村镇位于太谷城区东部25公里处,地处东山谷口,三面环山,一面伴水。地理坐标112°44´~112°50´,北纬37°25´~37°30´,下辖15个行政村,镇域面积300平方公里,耕地4.08万亩,总户数7329户,总人口16693人,两分平地八分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镇。

  2.2 气候条件

  太谷区内年平均气温一般介于5~10℃之间。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3.6℃。四季中,春温高于秋温。一般由10月中旬始,日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到次年4月中旬则回升至0℃以上。平均气温小于10℃的间隔天数为177天。

  地温和气温相比年平均温度为13℃,较气温高3.5℃。1月份地面均温为-6.5℃,与气温无甚差异;6月份地面均温29.6℃,较气温高5.9℃。年平均降水量约458毫米左右,多雨年为621毫米,少雨年251.6毫米,东南部后山区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以上,西北部平川、丘陵区为450~500毫米,东北部平川、丘陵区又较西北部同等地形条件下偏少,平均年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下。太谷区浅、中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000万~8000万立方米,实际年开采量为8000万~11000万立方米。闫村附近地下水位深20—70米,单井采水量10~100吨/小时。

  2.3 交通条件

  范村镇与榆次、榆社、和顺三县市相接壤,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驿站。境内有太焦铁路沿山势东西向横穿镇域,共设有6个车站,公路主要有榆黄线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孟王线连接范白线与县城相连,太长高速公路纵贯范村镇南北,在闫村设有高速出入口,距省城太原60公里,覆盖于太原1小时经济圈内,交通便利。

  2.4 资源环境条件

  太谷区闫村自然环境好,无污染,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条件得天独厚。项目区内及周边无大型化工厂、工矿企业,水质好,污染少。具备发展优质、绿色食品的基本因素,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首选基地。

640 (65).jpg

闫村设施蔬菜示范园

三、温室结构介绍及优势分析

  3.1 塑料连栋薄膜温室

  塑料连栋薄膜温室,每跨8米,每开间4米,檐高5米,长72米,宽56米,总面积4032平方米,是连体温室大棚的一种,该类温室造价相对较低,土地利用率高,结构稳定,,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农业种植。

  3.1.1 主体配置

  环境控制:外遮阳系统、内保温系统、侧保温系统、天窗自然通风、侧窗通风系统、风机水帘降温、环流风机、物联网

  主体结构:采用热镀锌骨架或喷塑骨架,使用寿命20年以上。

  覆盖材料:顶部及四周采用12丝po膜覆盖

  3.1.2 塑料连栋薄膜温室优势

  a、土地利用率高,可以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

  b、塑料连栋薄膜温室有内保温,比普通拱棚保温性能好,可以提早10-15天种植、采收、上市,提高早春茬效益;

  c、塑料连栋薄膜温室有湿帘风机、外遮阳用于降温增湿,可以很好的实现越夏、秋延生产;

  3.2 双膜骨架温室介绍

  双膜骨架温室外跨度12米,顶高5.1,肩高1.5米,长85米,采用双梁符合结构建造,大幅度提高日光温室的抗风雪能力,土地利用率高,结构稳定,适合现代化农业种植。

  3.2.1 主体配置

  环境控制:桥架式大五轴卷帘机、顶部通风口、底部通风口、60目防虫网、物联网

  主体结构:采用海钢150克镀锌钢板冷轧成型,温室骨架全部采用标准件组合形成,现场无焊接,此工艺组装使在温室潮湿环境下连接处能达到更好的防锈效果,延长温室使用寿命

  覆盖材料:薄膜采用12丝PO膜;棚体最外层覆盖2.5kg/㎡的5层防雨棉

  3.2.2 双膜骨架温室温室优势

  a、12米跨度无需立柱支撑,室内可利用空间大,可再利用,随时可以拆装,机械操作方便;

  b、该结构温室造价低、占地面积小,可以很好的种植草莓、反季节果树、早春茄果类蔬菜及瓜果类,上市早,经济效益明显;

四、生产模式及技术优势

  科芯“AIPA”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全部采用椰糠无土栽培,通过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灌溉、物联网精准环境自动化控制、生物农药、熊蜂授粉等绿色生物防治,从而达到绿色无公害,高产优质。

  4.1 水肥一体化

  科芯“AIPA”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采用了6通道水肥一体化施肥机,棚内全部使用滴灌带灌溉,6通道施肥机含有6个母液罐,根据配方放入不同浓缩比例的酸液、硝酸钾、硝酸铵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钾、微量元素、氨基酸、腐植酸等,根据各作物各阶段营养需求,通过施肥机调整各母液管吸肥比例,达到作物各阶段需求配方,同时可以根据温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室外光辐射仪器,模拟灌溉与光照、温湿度之间的关系,实现光辐射自动化精准灌溉。

  水肥一体化优势如下:

  a.节水节肥:可以通过按照正确的比例调控,使水肥达到最大化利用,减少水份和肥料的浪费

  b.提高产量: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提早收获、收获期长,因此投运该系统能够可增产30%~50%。

  C.省时省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应用管道进行灌溉和施肥,只需要打开阀门并将肥料溶解后倒入加肥系统,不需要下地,能节省大量的人工,减少了减少人力成本投入,高效管理。

  d.智能控制:根据土壤水分温度等相关参数数据自动反馈给控制灌溉系统并进行精准的定时、定量、精准施肥。

  e.减轻病虫害发生: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了土壤通透性和降低了温室内空气湿度,增加作物的抗逆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投入和防治病害的劳力投入,微灌施肥每亩农药用量减少15%-30%。

  f.作物模型分析:收集传感器及控制灌溉施肥数据,分析提取数据,根据不同作物、茬口建立作物生长模型,积累相关数据,逐渐建立数字化农业。

  4.2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通过模型分析,可以自动控制温室湿帘风机、内保温、外遮阳、顶部通风、侧面开风、环流风机等设备。同时平台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向管理者推送实时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实现温室大棚信息化、智能化远程管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适宜作物生长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优势如下:

  a.温室环境实时监控:1.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远程查看温室环境实时曲线图,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等,及时掌握温室农作物生长环境;2.远程、自动化控制温室内环境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如自动灌溉系统、风机、侧窗、顶窗等。

  b.智能报警系统:1.平台可以灵活的设置各个温室不同环境参数的上下阀值,一旦超出阀值,系统可以根据配置,通过手机短信、系统消息等方式提醒相应管理者;2.可以根据报警记录查看关联的温室设备,更加及时、快速远程控制温室设备,高效处理温室环境问题。

  c.远程自动控制:1.平台可以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技术,让用户足不出户远程设置整个温室设备随环境参数,自动控制;2.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端,远程控制温室的所有设备。

  d.历史数据分析:1.系统可以通过不同条件组合查询和对比历史环境数据;2.用户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指导各茬口、各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3 黑色纳米涂层集热水箱

  园区4-3号棚安装个83块黑色纳米涂层集热水箱,水箱规格:2.5*0.96*0.1米,可置水175kg,直接立于后墙,黑色纳米涂层吸热效率高,冬季光照下水箱表面温度可以高达65度,可以很好的提高内部水温,夜晚水箱可以释放白天吸收的热量,根据不同的温室结构和跨度,提高温室夜温温度3-9度。黑色纳米涂层集热水箱安装简单、运营成本低、效率高,适合棉被温室、旧棚后墙改造、砖或保温泡沫后墙类型温室的增温,提早种植,增产增收。

  4.4绿色生物防治系统

  园区整个生产过程严格遵循绿色无公害生产要求,采用熊蜂授粉、生物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极大的降低了农药和激素的使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质的蔬果产品。

  4.5 椰糠无土栽培

  园区采用椰糠无土栽培,大行距1.5m,垄高:25cm,垄宽:60cm,将100*10*15cm的椰糠基质条放于垄面,椰糠无土栽培可以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同时椰糠基质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通过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植株生长更加健壮,抗病性增强,同时结合先进的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此外椰糠无土栽培可以使用2-4茬,可以减少农家肥、旋地、底肥的投入,减少人力成本。

五、园区运营的目标

  5.1 新结构、新技术、新装备推广

  运用水肥一体化施肥机,配合椰糠无土栽培,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调控温室内温度度,实现精准灌溉、环境自动化控制,提高种植水平,增产增收,对外展示水肥一体化、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温室结构的技术优势、装备优势,为后续推广做铺垫。

  5.2 作物种植模型

  通过园区种植,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将种植所有流程、灌溉数据、温度度数据等提取、总结、分析归纳,总结各作物各茬口种植模型,制定种植标准和规范,推动当地的绿色无公害蔬果生产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5.3 设施农业参观示范点和科普教学基地

  园区通过集成新结构、新技术、新装备装备,运用水肥一体化、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无土椰糠栽培,推广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打造成设施农业参观示范点和科普教学基地,将“园区示范+科普+品牌宣传推广+园区及周边农户创收+扶贫收益”有效结合,辐射周边农民发展蔬菜瓜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项目区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六、园区效益

  6.1 经济效益

  园区投入生产后,可年产果蔬约245吨,正常年销售收入171.82万元,年利润总额25.59万元。经测算总投资收益率3.61%,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8.69%,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Ic=8%);财务净现值27.87万元,大于零;静态投资回收期9.22年,经济效益较好。

  6.2 社会效益

  园区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同时进行无公害蔬菜、水果示范生产,采用“企业+园区+农户+市场”利益联结机制,以“企业建设园区,园区带农户、农户联市场”模式经营,直接带动当地设施农业建设。新增就业人数25人,人均年增收2.22万元,带动范村镇闫村种植常规作物的农民转向蔬菜瓜果生产行业,还可辐射周边农民发展蔬菜瓜果产业。同时项目每年可提供19.8万元作为扶贫收益资金,助力太谷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通过园区建设投产,可以有效推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为当地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当地农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在太谷区起到特色产业扶贫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社会效益显著。

  6.3 生态效益

  通过采用先进的无公害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

七、园区照片

640 (66).jpg

大雪水肥一体数字化系统

640 (67).jpg

冬至物联网数字化显示系统

640 (68).jpg640 (69).jpg

棚内实景